宋稳朝和他的狼狗
监视器
喷水器
5月21日,长沙市湘江风光带湘春路口,除了宋稳朝家,旁边已经基本拆迁完毕。
长沙市湘春路527号,宋稳朝已经在这里住了50年。3年前,这一带被列入棚户区拆迁范围,老街坊纷纷搬离。因不认同拆 迁标准,宋家七兄妹依然坚守,看着旁边高楼拔地而起。5月21日,记者来到宋稳朝的房子,刚靠近,一条显眼的横 幅就映入眼帘:没有漫天要价的欲 望,只要求长远生活有保障。
警戒者 想进他的屋,得先过三关
房子由4个门面组成,都有四层,左右两侧的两间已被蓝色围挡围了起来,楼上的窗户全都拆了。中间的两个门面,一个被新砌的一堵墙挡住,另一个装着复古的木门。
木门紧闭,上面落满了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开过了。房顶有一面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这就是宋稳朝的家。
绕到房子的后面可以看到二楼有张门,但铁楼梯已经被割断。要想上去,必须由里面的人递下一个木梯子才行。
“宋老板在家吗?”记者往上喊。
门开了,探出一个人脑袋和一个狗脑袋。人说:你是谁?找我干什么?狗则狂吠起来。
他就是宋稳朝,他搬出一个木梯子,熟练地下了楼。
“记者?有证件吗?没有别的意思,现在来捣乱的人太多了。”宋稳朝说。
5分钟后,警戒消除,宋稳朝邀请记者上楼。他很麻利地爬上楼,将狗用铁链拴好,并给它戴上了嘴套。
走进房间,记者眼前一亮,4个电视屏幕显示着房子周围和里面的画面,角落的电脑屏幕分成8个监控画面,周遭情况一目了然。
“早注意到你啦,你要是再往前走,我就要发警告啦。”
什么警告?宋稳朝演示了一遍。原来在楼梯位置的上方装有一个莲蓬头,宋稳朝按了一个按钮,莲蓬头马上喷出水花。“这就是警告,告诉来人:私人地方,不要再往前走了。”宋稳朝说。
要进入宋稳朝的房子得先过三关,这个莲蓬头就是第一关。后面的两关是楼梯和狼狗。
坚守者 3年坚守,他说,不喜欢住在这里
宋稳朝的家里已经无法用“乱”字来形容了:一堆废旧的电器摆在房屋中间,4张椅子上堆满了杂物,墙上贴着各类拆 迁文件和政策剪报,还有两条狼狗躺在角落里。
宋稳朝利落地收拾出一张凳子让记者坐下,然后泡茶、递烟,感觉像是老朋友见面。
在这样的环境里,宋稳朝一家生活了3年,其间他只做了一件事:不让别人把家给偷拆了。
“刚听说要拆 迁的时候,我头都是大的,什么都不懂。后来听说可以去网上找资料,我就漫无目的地找,直到有一天找到了北京拆迁律师王才亮的网站,里面介绍了拆迁21招。”
“王律师来长沙打拆迁的官司,我和哥哥都会去听庭审。”宋稳朝很不谦虚地说,自己已经具备了很多法律知识,“我算是专家了”。
记者发现了一本长达100多页的《记录》,是宋稳朝自己写的,里面写着各种有关拆迁的法律、政策和文件,还有大量的拆迁合同、图解等。
除了学知识,宋稳朝还做了一件别的拆迁户都没有做的事情:2010年,他锯掉了自家的铁楼梯,给房子装满摄像头,实施24 小时监控。“现在有9个明装的摄像头,还有9个暗装的。房子外面、里面,可以不断切换镜头,可以操控摄像头方位,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守屋的除了他和亲哥哥,还有4个帮手:3条狼狗和1条藏獒。“一楼的门面有一条狼狗守卫,二楼有2条狼狗,3楼、4楼是藏獒负责。”
为了防止房子被偷拆,宋稳朝和其中一个哥哥在3年的时间里“专职守屋”,每天24 小时,哥俩一人负责12个小时。木梯子用坏了两个,现在用的是第3个了。“第4个楼梯也准备了,你看,更宽、更结实。”
早上听着车声醒,晚上听着车声睡,坚守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宋稳朝直言,他不喜欢住在这里。
寂寞者 意外破了几次案,他笑得很得意
宋稳朝装了摄像头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一旦发生了治安案件,大家都来找他调监控。宋稳朝调侃自己是“义务保安”。
有一天凌晨3 点,对面商店有人打开了门。刚好那天是宋稳朝值班,他通过监控看到了这一切。第二天店主过来说,店里一台价值1.4万元的相机被偷了。“应该是你们自己人。”宋稳朝说了这样一句话。很快,嫌疑人被锁定,果然是店里请的工作人员。
还有一次,有人故意在马路上“碰瓷”,也被宋稳朝的摄像头拍了下来。第二天,受害者发现房屋顶上有摄像头,多方打听后找到了宋稳朝。调出监控一看,情况一目了然,很快案件也破了。宋稳朝还通过监控发现了两起盗窃案,他马上拨打了110,并指挥警 察向哪个方向追赶。
怎么打发无聊寂寞的时间?“邻居谁家的电器坏了就送到我这里来,我坐着也无聊,就义务帮他们修理。既帮助了他人,也打发了无聊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说起这些,宋稳朝得意地笑了。
“钉子户”与“守护者”
光着膀子、一条沙滩裤、夹板拖鞋、烟不离手,他就是长沙市湘春路上最“牛”钉子户宋稳朝。
50岁的宋稳朝一直未婚,却有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强烈的“领地意识”。他装了18个摄像头,对自家老屋全方位监控;他喂了3条狼狗和1条藏獒,分布在各个楼层;他和哥哥两人24 小时值班……至今,他们已经花了3年时间来守护老屋。
昔日创业潮男,现在天天守在房子里,除了修家电就是喂狗 “只要拆迁办来,我热情接待” 傍晚来临,宋稳朝经常像这样坐在二楼门口看着湘江发呆。
2009年8月7日凌晨3时,长沙市南门口,“长沙最牛钉子户”拆迁,只有零星几个路人围观。
宋稳朝出生在一个四代电工世家,1982年他就考到了电工证。他做过电工、干过美工、开过音乐茶座、搞过婚礼策划、经营过QQ四轮车出租……讲起自己的经历,他最得意的就是:他出租的QQ四轮车曾经是长沙市最多的,他策划的“四轮车婚礼”曾经是长沙市最有特色的。
昔日潮男 曾经是长沙“最洋气”的人
宋稳朝看上去比较年轻,看不出有50岁了。头发微卷,胸口挂着玉观音,这一切都暗示着:他曾是一个洋气、爱潮的长沙满哥。
那时候,湘江风光带刚修好不久,很多少男少 女都来风光带散步。宋稳朝利 用“家在湘江边”的优势,跟兄弟姐妹一商量,决定出租四轮车。“一对男女骑着四轮车,两人合力踩着往前走,边看风景边谈天说地,好韵味的。”
事情果然朝着宋稳朝想象的那样发展,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宋稳朝的四轮车达到200辆,成为当时风光带上最多的一家。
有了这些四轮车,宋稳朝很快又想到了婚礼策划。“我把四轮车改造成劳斯莱斯等名车的样子,有的还换成了电动的,就成了新人的婚车。”
低碳环保又有特色的迎亲车队让宋稳朝红极一时。“当时很多媒体对我策划的婚礼做了报道。”
头脑灵活的宋稳朝还有一定的艺术天赋。现在湘春路商业街上的仿古门店招牌都是宋稳朝和哥哥用水泥做的。“现在能做水泥字的也就只有我和我哥哥了。”宋稳朝说。
今日宅男 现在靠兄弟姐妹赞助生活
一切在3年前结束。从要拆迁起,宋稳朝就放弃了工作的机会,专职守屋。“早几天还有人叫我去做模型,我没有答应。”
宋稳朝一家有7兄妹,3男4女。现在这栋占地大约80平方米的4层楼房是他们的祖屋,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改造,现在归他们兄妹7人所有。
“以前门面有收入,自己还做点事情,家庭收入每月也有八 九千元。现在门面关了,也不工作了,我是全靠兄弟姐妹赞助生活。”宋稳朝说,自己是老七,也50岁了,哥哥姐姐们年纪都大了,已经无法工作了。“现在主要靠下一代养着我们。”
生活来源没有了,生存环境改变了,加上没有任何保险,宋稳朝自称“零收入”。“我能为家庭出力的就是守房子,要不就是修家电,再就是喂狗、训狗。”
除了大哥,宋家其他兄弟姐妹都健在,其他6兄妹去了哪里?宋稳朝说,他们原本是个大家庭,4个姐姐搬走后没有自己的房子,目前住的地方是租的。
目前老屋里还住有6个人,分别是宋稳朝、二哥、二嫂和3个侄儿。
对话男 “谈判的大门永远敞开”
“以法维权、理性维权。”这是宋稳朝对自己成为“钉子户”的解释。他说,他不是不通情达理,但拆迁的前提应该是“不降低原有的生活水平”。
“现在我家房子的拆 迁赔偿只有42万元,7兄妹每人只有6万,但湘春路周边的商品房 价 格却是每平方米上万元,你觉得这个赔偿合理吗?”
2011年8月,宋稳朝的房子被开福区政 府申请司法强 拆,当时他们也请了委托人准备应诉。开福区法 院在同月15日进行了司法听证审查。但不久后,开福区政府撤诉了。“为什么会撤诉?应该是政 府也发现了有瑕疵,才理性地、稳妥地撤诉。”对此,宋稳朝的评价是“我们双方并不是对立的,大家都在理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对于未来,宋稳朝说,谁输谁赢已经没有意义,主要是以“协商、谈判”为大方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在法律的范围内达成协议。“只要拆迁办来,我热情接待,谈判的大门永远敞开。”
邻居 “他是个有求必应的热心肠”
陈军是宋稳朝家对面的邻居,认识宋稳朝有七八年了。他对宋稳朝的评价是“有头脑、蛮聪明的一个人”。
陈军今年35岁,做摄影摄像工作,他说,宋稳朝经常跟他们在一起,做人蛮义道、诚实,也喜欢帮助别人,他很喜欢跟宋稳朝在一起玩。
39岁的谢难光是一个电动车修理师傅,也是宋稳朝的邻居,跟宋稳朝认识10年了。他对宋稳朝的评价是“有求必应”。他说,10年来,他跟宋稳朝相处得还可以,有什么事情也互相帮助。街坊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宋稳朝总是有求必应,大家对他和他全 家的口碑都是很好的。
链接 长沙“最牛钉子户”拖垮开发商
2007年10月26日,位于长沙南门口的新大陆·银座开业,但因补偿价 格未谈拢,3栋破旧的房子以坚定的姿态矗立在商厦前,破旧的房子里,经营户一如既往地经营着。一直到2009年9月23日,随着长沙市天心区政 府与黄兴南路一栋商铺的户主代表签下协议,被称为“长沙最牛钉子户”的最后一栋房屋拆 除才成定局。“也许因长沙最牛的钉子户4年没拆下来吧,开发新大 陆·银座的开发商邓先生目前已正式向有关部门申请破产。”相关负责人透露,经过多年的折腾,开发商再也没法拖下去了,申请破产可能是出于无奈的比较明智的选择。
记者手记 城市的宽容与个人的坚守
长沙还没有真正热起来,宋稳朝却早早地脱了上衣。我试着去了解眼前这个中年男人:他有想法、有干劲,有过美好的生活;现在的他为了老屋成了“钉子户”,过着并不太好的生活。
是谁让他的生活发生变化?
城市建设脚步匆匆,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矛盾,“钉子户”就是一个集中表现。有人说他们是在漫天要价,提无理要求,也有人说他们是用生命捍卫自己的权益和尊严。无论如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其实就是一个词:沟通。
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其中必然有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为了整体利益,某些局部的、个体的利益需要做出让步甚至牺牲,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希望至少能满足两个前提:一是发展不能建立在野蛮伤害个体利益的基础之上;二是有效的沟通与合理合法的补偿。
他们的存在也反证了城市的宽容与进步:告别了昔日的暴力,城市管理者与居民已学会了耐心、尊重与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