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和教师职称,一直以来都是参加教师考试的考生以及在职教师人员们很关心的热点问题。《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革新实施方案》出台,全国高校和医院将中止事业单位革新,保留高校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取消其编制。 方案一出,很多老师都慌了。其实全面取消教师编制指的是高校取消教师编制,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改成各大高校自主聘用。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增加高校的灵活性,教师职称评定也将打破学历、资历、论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统一的要求,以品德、能力、业绩为主要导向。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中小学教师心情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慌。高校和医院的事业编制逐渐被取消,那么是不是代表着中小学教师编制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取消呢? 2018年取消中小学教师编制是空穴来风,但绝对是未来改革必然。 中小学教育的物质、人力投入,自新中国以来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权重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30年前以编制内外收入差别来增强吸引力,提高编制内教师的从业者业务素质,几十年的运行,实现了全民教育的有序推进与扩张。但几十年的弊端积累也为取消编制提供了充分的理由:高度行政化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和缺乏活力僵化模式严重妨碍了创新驱动力的形成。 一言贯之,现行的教师编制管理经济上不可持续,需要一种激发活力既能节省国家财政投入又能约束国民教育成本的新机制。 当前的教育人力投入上,不超过45%的编制内教师在教学一线,一线教师不足50%的精力用在教学上,因职称、考核以及无谓检查耗费的社会有限人力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在固定设施的更新投入上,所有的学校领导都在吹大需求。谁都知道,官员热衷于基础建设与设备更新,政绩与“腰包”双丰收早是公开的秘密。 因为编制管理,教育局及下属有人事权的官员能有几个干净的。因为行政权的极端化,连教辅图书学生人寿保险都无处不有官商人的影子。 教师的编制管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现象,这种机制的低效与僵化越早摒弃越有利教育振兴、民族复兴,这一切变革都得假以时日。教育领域内也要去虚向实,愿教育改革早日焕发活力助力民族复兴。 教师编制必弃,行政化的教师职称必死,这一变革得假以时日。教师们不必担心自己的饭碗,只要您在一线上辛勤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