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风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22|回复: 1

如来佛祖是打死六耳猕猴的主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5 13: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西游记》,灵山殿前,真假孙悟空依然难分高下。如来佛祖道明假孙悟空出身,然后金钵一出,便令六耳猕猴现出原形。这个时候,耐人寻味的一幕出现了:真孙悟空不依不饶,上前将六耳猕猴一棒打死。且不说仇恨能否遮住神仙的眼睛,也不说取经第一先锋孙悟空听过唐僧无数教诲(或者说唠叨)也能毫不犹豫地在灵山杀生,单说如来的态度,就很令人思疑。我们不考究如来是不是授意悟空打死六耳猕猴的罪魁祸首,至少可以认定,佛祖默许了悟空的行为(他要阻止的话易如反掌,就像当年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一样容易),在他的领导位置上,这种“默许”无异于主谋,英明一世的齐天大圣则成了帮凶。接着六耳猕猴被打死,佛祖只淡淡地说了句“善哉”,便再无一句评语,默许的心理确凿无疑。看来,只要是有矛盾的地方,三界之内,流血事件也免不了要发生。而在西行路上,始终信奉佛祖教导的唐三藏,就连蝼蚁也是好生相待的。此外,灵山内高手如云,要阻止悟空也不是难事。只不过,凡是能保住饭碗的员工,都是看领导的脸色行事的。假冒就是死罪,佛祖都不为六耳猕猴开脱,识时务的众位灵山俊杰,还有谁敢出言阻止?他们这一次可谓是准确把握了领导的意图和方向。可惜一个周天之内难得一见的精灵,一个五百年一遇的假孙悟空就这样报销了。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平生最强劲的对手,虽然难分高下,可是世间众生,往往是分不出胜负比定出输赢更可怕,解决不了的问题,会念紧箍咒的唐三藏自己也觉得头疼。
  真假孙悟空,从外形和本领来看,真假难辨,甚至可以说完全一样。不同的只是出身和人生经历,对于真孙悟空的人生经历,六耳猕猴可以通过后天的调查,了解得一清二楚。至于出身,六耳猕猴本无权选择,只能怨生不逢时,大闹天宫的际遇和取经人的机遇都过早地给灵明石猴孙悟空拿了去,徒叹“既生瑜、何生亮”了。说到真假,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自然能分辨,可是当事人不能作为证人,就连神仙也未能例外。朝夕相处的唐三藏和猪八戒、沙僧和师弟分不出个所以然,所以亲情靠边站。水里的龙王、天上和大圣交过手的天兵天将,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所以说交情也没有说服力。无数次为师徒几人出手解围的西行项目投资商兼总指挥观音菩萨,也只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可见高层领导也应该避嫌。如来佛祖能说出“周天之内……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这一番话来,怕也只是收藏了一本独家的百科全书而已,勉力保住了佛家最高领导人的公信力和权威。地藏王的手下小小的谛听,匐在地上片刻,便对真假了然于胸,可见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旁听中也自有真谛。
  不过我看,六耳猕猴本性并算不太坏,与其说他是“假”孙悟空,毋宁说是另一个“野”孙悟空(譬如有人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另一面,是孙悟空本身的恶念,打死他意味着孙悟空告别恶念,走上正途,倒也有可取之处)。他打伤唐僧,抢走取经包裹,重新搞出一套取经的阵容,想来一招瞒天过海,目的只是为了改变原定的取经人抽签结果,求得“转正”——求得功德圆满,就可以摆脱“野猴”的身份,获得三界对六耳猕猴的认可,至少证明,六耳猕猴未必不如灵明石猴强。末了补充一句,六耳猕猴要想“转正”,除了靠真本事,还得走正道,弄虚作假不得,假冒伪劣就更为大众唾弃,所以六耳猕猴倒也不算太冤枉。何况弄虚作假无风起浪搞九九八十一难那些破事,是最高领导如来佛祖的专利。向来只有州官放火,哪有百姓点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3: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佛祖为什么不反对悟空打死六耳猕猴
  
  对于六耳猕猴之死,有一种观点是,作者吴承恩是在借一个事件,譬喻两件事情。

  一、佛家讲究“有正皈依”,即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心理上都要皈依“佛法僧”三宝,若无正皈依,即使修到很高的程度,到最后也难以归入正道,极易堕入“魔道”。甚至修得越高,祸害越大。六耳猕猴之“六耳”聆音,已点明其“盗法”的意思。故佛祖也不反对剪除之,断其魔种。外道“盗法”,佛教认为是很严重的罪。
  另外,佛家所认为的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毁坏佛像、破坏僧人行法事。”六耳猕猴冒充悟空即犯五逆--“破坏僧人行法事”。
  佛学大辞典中【七逆罪】又作七遮罪、七遮。略作七逆。乃不顺理行,能障碍受戒之七种重罪。即:(一)出佛身血 (二)杀父 (三)杀母 (四)杀和尚 (五)杀阿阇梨 (六)破羯磨转法轮僧 (七)杀圣人。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一(大四六·一八四中):‘言五逆者,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血。(中略)若大乘中加杀和尚及阿阇黎,以为七逆。’盖以和尚与阿阇梨为授戒师,若曾杀害者,对现前之戒师亦不生殷重心,从而不能得戒,故称遮罪。[梵网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下(法藏)]
  六耳猕猴欲加害唐僧,亦犯七逆,所以被佛所排斥是合乎情理的。

  二、作者吴承恩亦是用六耳猕猴来譬喻学佛修道者的心魔,魔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都是扰乱修行的。魔罗是随修行者的修为而现的,随时会以各种面目出现在修行者的心中,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其实都是修行者自己的心中幻像。
  六耳则譬喻修佛者的六根不净则本心不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悟空打死六耳猕猴,正应了一句偈语:“打得念头死,许尔法身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神州风水网手机版|Archiver|神州风水论坛

GMT+8, 2024-11-25 08:35 AM , Processed in 0.2874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