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风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07|回复: 30

神州风水神仙故事专题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8 09: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洞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说的是当世人巧遇神仙,只与他们呆上一会,再返回人世间时,人间早已过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千年。神仙之所以为神仙是因为他们并不生活在我们常人所生活的这个空间,他们的时间自然与我们常人这个空间的时间也就不一样,他们的时间过得比人间的快。文广通碰巧遇见神仙,只是饮杯酒的功夫,人世间十二年的光阴已过。
    文广通是辰溪县滕村人。辰溪县在汉朝时叫辰陵县,归属辰州。从辰州乘船逆流而上约一百里处,在河的北岸有个叫滕村的地方,广通家就住在那儿。
    《武陵记》中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24-454年),文广通看见有野猪吃他家地里的庄稼,就举箭射野猪。野猪中箭后,流血而逃。文广通循着血迹追了十几里地,进到一个洞中,在洞中行走了三百多步,豁然开朗,眼前忽然出现了几百家房舍,却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再看看他射中的猪,已经跑进村里人的猪圈中去了。过了一会,有个老翁从屋里出来,问他:“是不是你用箭射了我的猪?”文广通答道:“我并不是有意射它,是它吃我的庄稼,我才射它的。”老翁说:“牵着牛踩了人家田里的庄稼是不对,可因为这样就得把人家的牛抢走,就更不对了。”文广通忙走向老翁叩头赔礼道歉。老翁说:“知错就改,就没有过错了。因这猪命前世的罪过,今世该得这样的报应,你也就不必谢罪了。”
    老翁请文广通到厅里坐,只见屋里有十几个书生,都戴着章甫冠,穿着宽袖单衣,有位博士独自坐在一个卧榻上,面朝南谈论着《老子》。又见西屋有十几个人相对而坐,弹着琴,音律优美动听。这时有位童子上来斟酒,招呼着广通饮酒。文广通喝得半醉半醒,身体十分舒坦,就辞谢不再喝了。他走出屋子,仔细观察路上的行人和物事,其与外界并无两样,但是觉得这里远离尘世,清静虚空,是个难得的胜地,不愿离去。可老翁不肯收留广通,就遣派了一个小孩为他领路,送他出去,并嘱咐小孩关紧大门以防外人再进来。在回去的路上,文广通问那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小孩说:“屋里的那些人都是圣贤,他们当年为躲避夏朝的国君桀的暴虐无道来到这里,因学道而得道成了神仙。那位独坐卧榻谈《老子》的博士,就是河上公。我是汉朝时山阳人王辅嗣,到这里来向河上公请教《老子》中的一些疑义。我在他门下当了十纪(十二年为一纪)的扫地仆人,才作上这守门人,至今我还没有领会道经的要诀,只能在此守门。”说话间,他们已走到来时的洞口,二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皆知从今以后后会无期。
    文广通到了洞的入口处,发现射野猪的弓箭都已腐朽断裂。他在洞中只呆了那么一会,世上已过了十二年。文广通家中以为他早已逝去,已为他办过丧事,如今见他又回来了,全村上下大吃一惊,深感疑惑。第二天他和村里人找到那个洞口,只见一巨石已将洞口堵住,怎么烧凿也凿不开那洞口了,巨石与山已融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9: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葫芦中的世界
    东汉时,汝南城中来了一位卖药的老人。他的药可治百病,药到病除。卖药的时候他告诉买药的人说,吃了药之后会吐出什么东西,几天之后会好,一一应验。而且他的药概不二价,每天都有很可观的收入。但是这老人每天只给自己留下很少的一点点钱,剩下的都随手施舍给了街头的穷人。人们往往看见一个葫芦悬挂在他的座位的上方。最奇怪的是,每当日落之后老人就不见了,只看到空荡荡的屋子里挂着那个葫芦,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后来当地的一个小官吏有一次发现了老人的秘密。原来每当日落之后,老人就纵身跳进葫芦里去了。这人知道老人不是常人,每天勤勤恳恳地为老人扫地送饭,老人也毫不客气地受用。时间久了,老人见这个人既没有懈怠,也从不敢提出什么要求,觉得这个人确实有心求道。有一天老人告诉他说:“天黑后没人的时候,你悄悄地来我这里。”晚上无人时他去见老人,老人对他说:“你看到我跳到葫芦中去了,你也跟着跳,就可以跟着我进去了。”老人纵身一跃就不见了。他照老人的吩咐也纵身一跃,果然不知不觉中进了葫芦口。
    进了葫芦,才发现原来葫芦里竟然是一个广阔的世界,里面五彩辉煌的重重楼台亭阁,曲折的回廊。几十名侍者随侍在老人左右。老人对他说:“我本是仙人,因过贬谪暂来人间。你是一个可以教导的人,才有缘分见到我。”这个人于是就在葫芦中拜老人为师。
    一天,老人来找他,说自己带了一些酒来与他同饮。这个人派了几个人下楼去取酒,那酒却无论如何也抬不起来,叫了几十个人来帮忙也不行。这个人只好告诉了老人。老人自己下楼,用一个手指轻轻一提,就将酒拿上了楼。这个小官吏同老人饮酒直至天亮,虽然看上去酒很少,却总也喝不完。老人说:“几天后我就要走了,你愿意跟我走吗?”这人说:“我下定决心要跟您走,但是不想让我的家人发现,怎么办呢?”老人说:“这很容易。”老人拿来一根青竹杖交给他,吩咐他说:“你回家后装病躺下,后天将这根青竹杖放在床上,然后不要说话,马上出来。”这个人照着做了。结果他的家人看到的不是竹杖,却发现他死在了床上,无奈之下家人只好将他埋葬了。
    这个人跟随老人,恍惚间到了一个地方。老人将这个人放在一群老虎中间,老虎狰狞地磨着尖牙,并对他张开了血盆大口想咬他,可是他一点都没有动心。第二天,老人又将这个人关在一间石屋中,石屋上方用草绳拴着一块巨石,很多条蛇正在啃咬草绳,巨石摇摇欲坠,他还是镇定自若。老人笑嘻嘻地说:“看来你确实是个可塑之才。”于是拿出一大盘爬满蛆虫的粪便让他吃。他闻到一股恶臭,哪里吃得下去。老人见他如此,长叹道:“你终究还是成不了神仙,只能做个地上的王,活上个几百岁。”——原来那恶臭的东西是仙药,是为了测试这人道心是否坚定而变幻出来的假象。
    这个人没有通过测试非常失望,却不知怎样回家。老人交给他一根竹杖,说骑上就可以回家。他骑上竹杖,仿佛一瞬间,睁眼一看已经是家门口了。竹杖化成一条青龙飞走了。他走进家门,家人都以为白日见鬼了,吓得不行。经他解释,又打开坟墓一看,棺木中果然只有一根竹杖。
    他觉得自己离开家只有一天,可是问起家人,才知道已经过了一年了。这个人虽然没有修成神仙,却学会了一些世间小道,能够济世救人,还能够日行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9: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  纂
    道士王纂乃金坛人,住在马迹山中。平时好积阴功救助生灵,即使对待动物也非常爱护。当时是西晋末年,中原大乱,饥荒遍地瘟疫流行,而且还到处发生了有毒的瘴气,病死了很多人,田野荒芜,十室九空,到处都是病饿而死的尸体。王纂在自己修身的净室写了奏章向天神告急求上天救助人世的灾民。
    到了第三天夜里,突然有一道耀眼的光辉把家中全都照亮了,接着吹来了阵阵祥瑞的风,空中彩云翻卷,不一会儿,伴着阵阵仙乐传来浓郁的香气,有三千多穿着银铠甲手持兵器的武士来到院中排列着好像在迎候什么贵人,接着一队仪仗来了,镶着珠穗的旗帜;缀着宝石的旗幡;还有绣着彩虹图案的旌旗和符节,以及两面大红旗两面锦绣旗在前面引导开路,镶羽毛的大旗在最前,符节在最后。还有四位仙童举着花捧着香,两个侍女捧着小桌,地上铺着彩色的地毯,堂前立着巨大的屏风,龙虎将军和二十多个侍卫的军官立在屏风两边,好像等着护卫谁。接着又有穿金色铠甲的大将军二十六个,神仙五十人,站在龙虎二将军的外侧,站班排列完毕,院里十分肃穆。不一会儿,从北传来震天的鼓乐声,云中散发出五彩奇光,光彩眩目。这时一个腰佩宝剑手持笏板的神来到王纂面前说:“太上道君到了!”于是镶着百种宝石的大座从空中降下来,太上道君由两位真人两位天帝陪着。太上道君盘腿坐在五色莲花上,两位真人两位天帝侍立在他两旁。王纂赶快迎上去参见,跪伏在地上。太上道君说:“你体恤百姓疾苦,写了奏章上达天界,奏章中字字血泪,感动了上苍。由于土地神的建议,我才亲自来见一见你。”王纂又赶快伏在地上拜谢太上道君的降临。
    道君说:“一阴一阳相生相克才化育出世间万物,这里面全靠着木、金、土、水、火这五行在起作用。五行之间各有长处也各有兴盛和衰落,新陈代谢,推移变迁一刻也不休止,所以万物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延续下去。经过了亿万个劫数,万物的生长始终没有停止过。凡是长生的,都是由于合乎纯阳之气数,才会升天成仙。凡是死了的都沉沦到阴界,在地下作鬼。就是在鬼物中也有好坏强弱、刚柔善恶的不同,和人世完全一样。天帝担心鬼怪往往肆意伤害人类,常常派五帝三宫巡视检查鬼怪的行为,制定了很完备的刑律规章来约束鬼怪。然而在人世上生逢末世的人中,心术不正的人很多,忠厚善良的古风被败坏,萌生了奸诈和妖邪。这些人对君王不忠,对双亲不孝,违背了三纲五常的古训,自己作孽找死。魔妖鬼怪趁此便纠集了历代战败战死的将军士兵的鬼魂,驾雨乘风,在人世横行。尤其是赶上世风衰落时,它们就制造瘟疫疾病,伤害黎民。使很多人不能终其天年中途夭亡了。那些残害百姓的鬼魂就属于妖魔一类了,它们乘着阴阳五行中的败气制造各种大小疾病。然而它们毕竟害怕正气,只要用神咒制服了它们,它们就不能再兴妖作怪了。现在我把两卷仙经授给你,你按照经文去做,就可以拯救万民了。”太上道君当即命令侍童把闪耀着九彩光芒的两部真经授给了王纂,并对他说:“继续勤奋地修炼,不断积累阴功,你大有成仙的希望!”说完后,只见千乘万骑又腾空而起升入西北云天回天界去了。王纂按照经文上的要求斋戒净身,然后按照经符在荆州、扬州等江南一带给百姓救治,瘟疫很快被镇服消失,百姓恢复了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9: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伯山甫
    古往今来,求仙问道之人前赴后继,又有几人能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其个中滋味只有修道人自己才明了,哪是外人所能体验得到的。在绵绵不断的中华五千年修炼文化中,许多人修成得道。
    伯山甫是古雍州人。他在华山专心修道,炼丹,也经常回到家乡省亲,看看亲戚朋友。他就这样活了二百岁,面容依然年轻。每次,伯山甫回到家乡,去看望别人时,总喜欢历数这家人祖祖辈辈所做的善事、造下的恶业和功过,他好像与这家人的祖祖辈辈一起生活过似的,丝毫不爽。他还能预知一个人的未来是吉是凶,没有不应验的。
    伯山甫的外甥女已经八十多岁了,年老多病。他回家乡省亲时,就给了她一些仙丹让她服用。她毫不犹豫地服下了仙丹,立刻变得年轻了,面若桃花。有一次,汉帝派遣的使者往河东去时,忽然看见城西有一个女子在打一个老翁,老翁则服服贴贴地低头受罚。使者感到十分诧异,就上前去问是怎么回事,那女子说,“这老汉是我儿子。以前我舅舅伯山甫给了我一些仙药,我叫他服下,他却不肯,以为我要害他,如今都老成这样,走路都赶不上我,所以我才要教训教训他。”使者问那女子和她的儿子都多大岁数了,女子回答说:“我已经二百三十岁,儿子才八十岁。”
    后来这女子也进了华山修道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9: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  兴
    王兴是阳城人,住在壶谷中,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他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更没有求仙问道的意向。
    汉武帝一心想修道,就上河南嵩山去学道。他修建了道宫,请当时的大儒学家董仲舒、名士东方朔斋戒,并凝神静思,以期望能感天动地,盼得神仙下凡。
    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果真有一身长二丈的神仙降临,他的两只耳朵奇大无比,耳朵尖竟然高过头顶,耳垂则垂落到肩上。汉武帝向他施礼,并问他是哪路神仙,仙人说:“我是九巅之神,听说中岳嵩山的岩石上长有一种叫菖蒲的仙草,一寸九节,服用后可以长生不老,就想去采摘一些。”说完,仙人就不见了。武帝对身边的侍臣说,“那位神仙决不是一个想学道采药的人,肯定是嵩山的神祗在暗喻我什么。”于是武帝派人去采了菖蒲来服用。
    服到第二年的时候,武帝感到气闷不舒服,就停了。当时跟随汉武帝的人也都服用菖蒲,但没有一个坚持下去。只有王兴在听说神仙教武帝服用菖蒲后,就一直坚持服用菖蒲,从没有间断过,终于他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了。邻里的老老少少世世代代都见他活着。后来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10: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八百
    自古以来,求仙问道之人成千上万,可真正得道之人廖若晨星。究其因,那是因为没有明师的教导以及求道人心不坚不诚所致。真正的修道者有一颗至死不渝的向道之心,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走向成仙之路。从以下的小故事即可见一斑。
    李八百是四川人,人们并不知道他的真名是什么。由于他经历了许多朝代,当时的人推算他应该已活了八百岁,就称他为李八百。他有时隐逸于山林,有时现身于市肆。
    他了解到唐公昉有志于修道,却一直不得明师的教诲,就想教授他。但是李八百并不知道唐公昉的心有多诚,决定先去试探一下,于是,他到公昉家受顾为佣人。八百全心全意地侍候公昉,对公昉总是心领神会,与别的仆人完全不一样,公昉非常喜欢他。不久,八百装病,病得眼看不行了,公昉为他请医买药,花了十万多贯钱也不觉得心疼,反而忧心如焚。
    八百又让自己生了恶疮,通身流血流脓,散发出阵阵恶臭,无人愿意靠近他。见到八百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公昉伤心的哭着说:“你为我家劳累了那么多年,不幸患了恶疾,我为你遍请名医,却不见一点起色,我该怎么办啊!”八百回答说:“我身上的恶疮必须由人来舔,才会好。”公昉就让三位婢女为他舔疮。可八百说:“让她们舔是不起作用的,必须你来舔,我的疮才会痊愈。”公昉就亲自为他舔疮。即便如此,八百依然觉得公昉诚心不够,说:“你与你妻子一同来舔,效果最佳。”于是,公昉就让妻子也来舔疮。李八百又说:“我得用几十升的美酒来沐浴,疮才会好。”公昉赶紧买了美酒,装在一个大桶里。八百在酒中一洗,全身的恶疮立刻就消失了,皮肤洁白细嫩得如凝脂,没有半点疤痕留下。
    直到这时,李八百才告诉公昉说,“我是神仙,知道你有志于修道,才来故意考验你,你真是一块可造之才,现在我就传授你成仙之道。”李八百让唐公昉夫妻二人以及三个也为他舔过疮的丫环在他洗浴过的酒里沐浴,他们立刻都变得年轻、漂亮。随后,李八百又授与公昉丹经一卷。唐公昉于是就进入云台山中修道炼丹。公昉服用炼成的仙丹之后,也成了神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06: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  根
    刘根字君安,是京城长安人,年轻时就精通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汉孝帝绥和二年,刘根被举荐为孝廉,被任命为郎中。后来刘根辞去官职进山学道,在河南的嵩山里住进一个石洞,石洞在悬崖绝壁上,有数千尺高。刘根面貌像十四五岁的人,眼眶很深,脸上有三四寸长的黄胡须。有时他和人对面坐着,忽然就变成穿黑袍戴高帽的装束,也不见他换过衣服。据衡太守自己说,他的先祖和刘根同岁的人,在西汉王莽时,多次派人请刘根,刘根不肯前去。衡太守派他的副官王珍去向刘根问候致意,刘根没有答话。太守又派姓赵的公曹去向刘根表达敬意,刘根谢谢太守,再也没别的话了。
      后来有位张太守认为刘根是妖道,派人召见刘根,打算杀掉他。太守府的人们都劝阻,但张太守不听。于是有些官员偷偷告诉刘根让他躲避,刘根不听。张太守派的人找到刘根,请他到太守府去。刘根问道:“张太守想找我作什么呢?看来我得走一趟了。如果不去,恐怕会牵累各位,太守会说你们不敢来叫我去见他呢。”刘根当天就到了太守府,当时府中宾客满堂,张太守派了五十多人持着刀棍绳子站在堂上,但刘根一点也没在意。张太守厉声问刘根道:“你有什么道术吗?”刘根说:“有,有。”太守问:“你能把鬼召来吗?”刘根说能召来。太守说:“既然能,你就给我捉一个来,不然,我就宰了你!”刘根说:“召个鬼来不是小事一件嘛。”说罢借了笔砚和批阅公文的桌子,只听得大厅中响起了铮铮的铜铁撞击声,一直传到外面。刘根又大声呼啸,声音非常清亮,听的人都十分惊恐,宾客们都听得不敢出声。顷刻间只见大厅的南墙突然裂开了好几丈,涌进来四五百名穿甲戴盔的士兵。刘根又传呼来四五十个穿红衣的兵,带着刀剑,推着一辆车,从坏了的墙进了大厅,然后那面墙又恢复了原状。刘根就命令车上的鬼下车,红衣兵就打开车上的布帘子。见帘子下有一对老头老婆,都是五花大绑,被红衣兵推在大厅前。张太守定睛细看,没想到竟是自己死去的父母!这时张太守又惊又怕,痛哭流涕,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的父母就斥责说:“我们活着的时候,你官小薪俸薄,没有很好的供养我们。我们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要触怒神仙,使我们被抓到这里。遭受这样的羞辱,你这当儿子的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啊?!”张太守赶快下了庭阶磕头,向刘根认罪受死,只求赦免他的父母。于是刘根命令那五百名兵士把两个老人带出去放回阴间,拉着两个老人从南面墙上出去,车过去后,墙又恢复原状。不知车到哪里去了,刘根也不见了。张太守这时仍是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疯,他的老婆当时立刻就昏死了,过了很久才又活了过来。她说:“我刚刚看见刘根捉来的两位老人,他们非常生气,责怪我们冒犯了神界仙官,使他们被抓。他们要杀掉我们。”过了一个月,张太守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都死了。
    府椽王珍曾见过刘根好几次,有时看刘根高兴的时候,就趴在地上磕头,请刘根说他学道成仙的经过。刘根说,“当年我进山学道时,没有不去的地方。后来我又进了华阴山,遇见一个人乘着白鹿车,带着十几名侍从,左右有四个玉女,执着彩色的旌杖,都是十五六岁。我赶快向神仙叩头施礼,求他点化我一下。神人就对我说:‘你听说过韩众吗?’我说听说过。神人说:‘我就是韩众。’我就对神人说:‘我从小就爱好学道,但一直没遇到明师指点。我读了不少论道的书,也按照书上的指点去做,但全都不灵验,常暗想是不是我刘根命中不该得道呢?今天我有幸遇到了大仙,这是我一辈子的梦想,望大仙可怜我的一份诚心,赐给我修道的秘诀吧!’但那大仙并不告诉我什么,我就专心致志地,哭着再三恳求,大仙这时才传给我成仙的要诀。我就向大仙说:‘今天蒙您的指点,真是天意啊!’大仙说:‘要想长生,首先要除掉在人身体中作祟兴妖的色欲、爱欲、贪欲这三尸。除掉三尸以后,修道的意志才能坚定,人世的欲念才能除尽’。大仙说罢授给我五篇神药仙方。我就依照大仙的教导除掉色欲、爱欲、贪欲,并服用仙药,所以才能成仙。”后来刘根教给王珍运气的方法,坚守三纲五纪的规范。刘根后来进入鸡头山成仙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06: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遐周
    李遐周为有道之人。唐代开元年间,他曾被召入宫中。后来他请求搬离宫禁住进玄都观。
    宰相李林甫曾经前去拜谒他。他对李林甫说:“你活着,你的家就太平;你死了,你的家就得亡。”李林甫泪泣而叩拜他,请求他解救。李遐周笑而不答,只是说:“一句玩笑话而已。”
    天宝末年,安禄山豪横跋扈,朝廷上下都为之忧虑,但是皇上却丝毫没有醒悟。一天李遐周突然隐去了,不知所终。但是他在离去时,在住处的墙壁上题了几首诗,说的是安禄山想窃国和唐玄宗将要到蜀地避难的事,当时的人谁也不明白诗的含意,直到事后方知诗中所言之事。其中最后一首是:“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燕市人皆去”,是说安禄山和幽州、蓟州的众将都起来造反;“函关马不归”,是说哥舒翰潼关兵败,全军覆没,匹马不还;“若逢山下鬼”,是说蜀中的一驿站--马嵬坡这个地方;“环上系罗衣”讲的是,杨贵妃小字玉环,唐玄宗到蜀地避难,行到马嵬坡时,高力士用罗巾将她缢死。李遐周的先见之明,都和这些事例类似。
    注:李林甫(?—753),唐朝宗室、大臣,开元二十二年(734)任礼部尚书,后任宰相。他总揽朝政19年,曾封为晋国公。他对人表面友善,而阴加陷害,人称“口蜜腹剑”。752年,李林甫病死,群臣怒其专横,告之“图危宗社”,玄宗令以庶人礼葬之,籍其家,子孙流徙岭南、黔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07: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谭  宜
    谭宜是陵州人谭叔皮的儿子,生于唐玄宗开元末年。他出生时就与众不同,一生下来就会讲话。几岁时,就有六尺多高,与一般的小孩也不一样,是个有鬓角有胡须的堂堂男子汉。他不吃不喝,走路就能追上奔跑的马。谭宜二十多岁时忽然不见了,远近的人们都十分诧异,认为他是个神仙。
    他的父母非常想念他,乡亲们为他修庙,把他当作神仙供奉。代宗大历元年丙午月时,谭宜忽然回到家里,他穿着羽毛做的衣服,戴着绣有云霞图案的帽子,一看即知是神仙。他对父母说:“儿子是一名仙官,不能在人世停留过久。父母思念儿子情有可缘,但实在不宜为我建庙,唯恐这庙宇被妖魔鬼怪窃据后作威作福祸害乡亲,请乡亲们把庙拆了吧。庙基的下面过去埋藏了很多黄金,拆庙后可把金子挖出来,分给贫苦的人和乡亲。”说完,就腾空而去。乡亲们于是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庙基下挖出了金子。所挖的地方涌出一汪泉水,泉水澄澈异常,下雨水不涨,大旱水也不落。乡亲们都到这口灵泉前祈祷求福,十分灵验,于是称这口泉为“谭子池”,也叫“天池”。
    有位叫周郭藩的进士写了一首诗来记述此事:“澄水一百步,世名谭子池。余诘陵阳叟,此池当因谁?父老为余说,本郡谭叔皮。开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坠地便能语,九岁多须眉。不饮亦不食,未尝言渴饥。十五能行走,快马不能追。二十入山林,一去无还期。父母忆念深,乡间为立祠。大历元年春,此儿忽来归。头冠簪凤凰,身着霓裳衣。普遍拯疲俗,丁宁告亲知。余为神仙官,下界不可祈。恐为妖魅假,不如早平夷。此有黄金藏,镇在兹庙基。发掘散生聚,可以救贫羸。金出继灵泉,湛若清琉璃。泓澄表符瑞,水旱无竭时。言讫辞冲虚,杳霭上玄微。凡情留不得,攀望众号悲。寻禀神仙诫,彻庙斸(音ch,挖掘)开窥。果获无穷宝,均融沾困危。巨源出岭顶,喷涌世间稀。异境流千古,终年福四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0: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嵩山叟
    嵩山叟是晋朝时的人。相传嵩山北坡有个大洞,其深不可测,百姓每年都到此游玩。
    有一年,这个嵩山叟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洞里。洞上面的同伴希望他没有被摔死,就往洞里扔了些食物。没想到摔到洞底的嵩山叟竟然还活着,他吃了些同伴扔的东西,顺着洞壁往前走。走了十多天。忽然看见前面一片光明,有一间草屋。走进屋里一看,有两个仙人正对坐下棋,棋盘旁有几杯白水。嵩山叟告诉仙人他又渴又饥,仙人就把水给他喝。他喝完后,顿觉力气百倍。下棋的仙人问他愿不愿留下来,他说不愿意留在这里。仙人告诉他说:“你从这儿往西走几十步,会见到一口大井,井中有很多怪物,你也别害怕,只管跳到井里去,自然就会出去的。如果你饿了,可以吃井里的东西。”他按照仙人所说,跳进了井里,井中有很多蛟龙,然而当它们一看见他后,都为他让路,他就在井里继续往前走。井里的东西象青泥一样,但气味香美,吃了后,一点也不感到饥饿。老翁在井里走了半年多,才走出了大井,一看,来到了四川的青城山,然后他再想法回到了洛阳。他问张举是怎么回事,张举说:“你遇到的那两个人是仙馆丈夫,他们下棋时喝的是玉浆,所吃的井中青泥就是龙穴石髓。你大概得了仙道了吧?”于是又去找那个洞,打算再去找仙人,然而再也找不到了。
    《玄中记》里说,四川青城山中有个洞穴,里面有三条路,往西北的那条路通昆仑山。青城山洞是第五洞天,号“宝仙九室天”,周回二千里,是道家的十大洞天之一,进山十里就能找到那个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0: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阳翁伯
    阳翁伯是卢龙人,以孝顺出名。父母逝世后,他把他们埋葬在八十里高的无终山上,山上没有可供饮用的水。阳翁伯为了守孝方便,就在父母的墓旁盖了一间守灵的小屋。由于失去了双亲,他感到无比的悲伤,昼夜地恸哭,终于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上的神明,天神竟然在墓旁开出了一条清泉,供他饮用。
    善良的他并没有独自享用这难得的泉水,而是把水引向路边,供来往的行人取用。一次,一个来泉边饮马的人送给阳翁伯一升白石子,让他把白石子种在地里,说这白石子会生出美玉来的。阳翁伯依照饮马人所说把石子儿种下了地,后来,地里果然生出了白玉璧,其中好几对有二尺来长。
    一天,忽然一个天界的仙童凌空而降,把阳翁伯带到海上仙山去谒见群仙。仙童向群仙介绍说:“这就是种玉的阳翁伯。”一位仙人说: “你对父母那么孝顺,天神真的为你的行为所感动。昔日,天神把玉石的种子送给了你,你果然能把玉给种了出来。你和你的妻子都应该成仙,今日我们所在的这个宫殿就是你将来作仙人的居所。天帝会到这儿巡游视察,你可以准备十块玉作为礼物献给天帝。”说罢,让仙童送阳翁伯回到人间。阳翁伯把十块玉作为礼物送给了仙童。北平徐氏有个女儿,阳翁伯想向她求婚,让人去向徐氏说媒。徐氏对媒人说:“一对白玉璧作聘礼即可。”翁伯给了徐氏五对玉璧作为聘礼,随后娶了徐氏的女儿。
    几年后,云中有龙降下来迎接他们,阳翁伯夫妻就乘龙升天了。后来人们把他们的居所叫作“玉田坊”。他的子孙们在田中立了个大石柱子来纪念他成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0: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法进
    王法进,是剑州临津人,幼年就好道。他家靠近古观,虽然没有道士住在那里,他游戏的时候也不曾对神像轻视侮慢。十多岁时,有个女道士从剑州游历外县,经过他家,父母因为他慕道,托付女道士保护他。女道士授给他一本《正一延生小箓》,给他起名叫法进。让他专心香火,斋戒护持。他也就只吃树籽不吃饭,不时有感应降临。
    当时三川歉收闹饥荒,粮价飞涨。死的人占十分之五六。多数人采集野葛根山芋来充饥。忽然三个青衣童子降临到他家的院子里,他们对法进说:“大帝因为你早有仙骨,皈心精诚,不忘道德,命令我们迎接你到上天去接受差事。”法进不觉飞腾到空中,直达玉皇大帝的住所。大帝命人用玉杯盛霞浆赏给他喝。慢慢地对他说:“人处于天地人三才中最大的一方,体现天地之和谐。获得人形,生于中土,是很不容易的。天催动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地承受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灵秀,生长五谷百果,来养育人。然而人不知天地养育之恩,轻易地抛弃五谷和丝麻,使种地的农夫,纺织的妇女,身体勤劳而不能吃饱,力量用尽而不能御寒,白白地劳作,竟无人爱惜,这本来是神明要责罚的,天地也不保佑了。近来地司岳渎奏报,认为世人厌弃五谷,不重视衣食的根本。我已下令太华之府,收回五谷之神,让下民所种不成而挨饿,借此显示责罚,来警诫人们的思想。然而不久奉太上慈旨,认为大道爱好生灵,务必先救物。虽然天地神明责罚他们,但愚民不知他们的过错从何而来,当然没有忏请回归之路。你当入天宫作侍童,入天府侍奉,今天暂且命你下界回到人世,告诫下界之民,使他们悔罪,象珍宝似地爱惜农桑,这也是你的阴功啊。龙虎之年,我当再召你。”
    法进于天宝十二年壬辰终于又升到天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云外
    唐昭宗乾宁年间,云安县汉城宫的道士杨云外,经常用饮酒来隐晦自己,然而言行举止非同平常。
    进士钱若愚非常敬重他。一天,钱若愚斋戒沐浴后来到杨云外的山观,晚上就住在道观的斋房里。
    第二天,他整好衣襟虔诚地对杨云外说:“师丈,小子凡俗浅陋,对于神仙之事,我虽然聆听了一些他们的传说,但还是有些疑惑,果真有神仙吗?”
    杨云外回答说:“有神仙之事,我就是传说中那样的人。如果我显示出飞空蹑虚、履水蹈火的本领,那样每日就会有成千成万的人要与我结交,那不是很让人厌烦的事吗?”
    说完,杨云外就飞跃腾空,在空中冉冉上升,很久才下来。钱若愚伏地叩拜,从此相信有神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0: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远知
    道士王远知,本是琅琊人。他的父亲王昙选,任扬州刺史。他的母亲是驾部郎中丁超的女儿。他母亲曾经梦见彩云灵凤集聚在她的身上,于是就怀了孕。她还听到自己肚子里有声音。和尚宝诰对王昙选说:“你的这个儿子出生之后,将成为受人推崇的神仙大师。”
    王远知从小聪明机敏,博览群书。他当初进了茅山,从师陶弘景,继承了陶弘景的道法。等到隋炀帝成为晋王,镇守扬州,建起一座玉清玄坛的时候,邀请王远知做坛主,先后派王子相、柳顾言去请他。王远知于是就来拜见隋炀帝。他让自己的头发、胡须片刻之间变白了,隋炀帝就害怕了,把他打发回来。不久他便又和从前一样了。
    唐高祖未称帝时,王远知曾经秘密地陈述他该当皇帝的祥瑞征兆。武德年中,秦王李世民与自己的幕僚房玄龄装扮成普通人来拜见王远知。王远知迎接的时候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当中有一位圣人,大概是秦王吧?”唐太宗于是把实情告诉了他。王远知说:“你要做太平天子,希望你自己爱护自己。”唐太宗登基以后,要封他大官,他坚决拒绝,请求回山。
    贞观九年,唐太宗让他在润州茅山建起一座太平观,同时有十四人出家成为他的弟子,唐太宗亲自写信安慰他,勉励他。后来他对弟子潘师正说:“我见过仙人的功过条文,因为我小时候误伤了一个儿童的嘴唇,不能大白天升天为仙,现在被征召为少室山的长官,马上就要出发。”第二天,他洗头洗身,换了衣服帽子,焚香死去,享年一百二十六岁,谥号“升玄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0: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真君
    汝阴人崔景唐,家里非常富有。曾经有一个道士,自称姓梅,来拜访崔景唐。他在崔景唐家作客长达几个月。
    崔景唐在市面上买了一个玉鞍,准备到寿春去,把它献给节度使高审思。他对梅君说:“先生只管在这里住下去,我要到寿春去,半个月后回来,我会让儿侄辈来事奉你,不要有忧虑。”梅君说:“我就是寿春人,到这里来拜访一个亲友,也就要回去了。你先去吧。我在你家住了这么久,想有所报答。你家有水银吗?”崔景唐回答说: “有。”即刻就拿了十两来奉送给梅君。梅君就将水银放在鼎中炼,不久水银就变成了白银。于是梅君就把这白银送与崔景唐,说:“你可以用这些白银做盘缠。到了寿春,可到城东去拜访我家。”说完后,梅君就与崔景君分路而去。
    崔景唐到了寿春,就到城东去寻访梅家。找了几天也没找到梅家。村里人都说:“这里没有梅家,也没有作道士的,只有淮南岳庙中,有梅真君像,难道是他不成?”崔景唐依照村人的话去寻找,果然淮南岳庙中的梅真君是梅君。从这以后他们再也没有相遇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0: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薛玄真
    薛玄真,是唐朝给事中薛伯高的高祖,青年时期就好道,不追求名声和仕宦,遨游在云泉之间,获得了长生之道。他经常在山岭间居住休息。每次遇见人就说:“九疑和五岭是神仙的汇聚地,那里山水幽雅奇特,烟霞优美,异于人间。象阳朔的峰峦挺拔,博罗的洞府秀丽幽静,令人难以忘怀。因此,祝融在衡阜栖神,虞舜在苍梧登仙,赫胥在潜峰耀迹,黄帝在鼎湖飞轮。其余的高真列仙,人臣辅相,飞升的逍遥者,哪座名山又没有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山幽而灵,水深而清,松竹交映,云萝杳冥,这本来就不是凡骨尘心的世人所喜爱的;何况深洞之中,别开天地,琼膏滴乳,灵草秀芝,岂是凡夫俗子的眼睛可以窥视,尘世中人可以践踏的呢?得到延年之道,并且悠闲自得地游览那些名山胜地,真是乐哉!”
    唐德宗真元末年,郑余庆被贬谪到郴州作长史。他门下的一位官吏从远方来探望郑余庆,在离郴州还有十多里的店中住下歇息,与薛玄真相遇。薛玄真的身形相貌也就二十三四岁,神彩俊迈,所谈之词多考古,常提到开元、麟德年间的事,有如他亲眼目睹一样。又说明年二月,郑余庆应当官复原职,回到朝廷奉职。其余的话都非常神奇。三番五次地问他的姓氏,他都不予回答。后来,诚恳地追问他,他才说:“我有志于林泉,离开家乡、故国已经很久了,不想让骨肉知道我在这里的行止。我姓薛,名玄真。”门吏后来把所见告诉给郑余庆。郑余庆派人去寻访,却不见有他的踪迹。
    果然隔年二月,郑余庆应召还朝。到达长安,谈起薛玄真神奇的故事,给事中薛伯高流着泪对郑余庆说:“薛玄真是我的高祖,他曾为左常侍,后弃官入道,隐居于终南山,不知所终,看来你说的就是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10: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真人
    有一位成真人,无人知晓他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他从何而来。唐朝开元年末,有一位中使从岭外归来,去金天庙拜谒,在一切奠祝完毕之后,他开玩笑问庙祝:“大王在不在?”庙祝说:“不在。”中使惊讶于他的回答,就问:“你说大王不在,那他到哪儿去了?”庙祝说:“到关外三十里的地方去接成真人去了。”中使于是立刻派人到关前等候。只见一位道士,衣着破旧,背着一个布袋,从关外走来。一问道人,果然姓成,中使就把他接进客栈。问他的修行,他概不回答。中使就租借驿站的马,把他带到京城,让他住进自己的宅第里。同时,中使秘密地把道士的事上奏给了皇帝。
    唐玄宗非常惊异,把道士召入内殿,让他住在蓬莱院。唐玄宗问他有何道术以及修行方面的事,他只拱手,却不回答。他这只是隐蔽真相,质朴不张扬罢了。半年多之后,他恳求让他归山。既然从他那里不能问出什么,也就任他愿去哪儿就去哪儿。他从内殿出来,背着布袋慢慢地离去时,见到他的人全都嘲笑他。负责清洁的人在收拾他住过的屋子、重新张挂帏幕的时候,发现墙壁上有题字:“蜀路南行,燕师北至。本拟白日升天,且看黑龙饮渭。”那些字越刮洗越分明。将此事奏明皇上,皇上沉默了好久,不解其意。后来安禄山从燕地起兵,圣驾避难蜀地,全被道士一一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1 17: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建
    清河公房建,居住在含山郡,他崇尚奇异,喜好道家。他常常与道士来往,道士授给他六甲符和九章真箓,他照此修行了二十年。
    后来 他南游衡山,在那里遇见一位风骨明秀的道士。他和房建交谈,述说的上清仙以及蓬莱方丈的灵验奇异之事,如同他亲身经历过一样。房建非常惊奇。过了半个多月,房建自衡山往南海去。那道士对房建说:“我曾经客居南海,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当时有个叫李侯的寺官做南海护军,他把玉簪赠送给我。现在我把这玉簪赏赐给你,你应当把它视作宝物。”房建得到那个玉簪,欢喜得很。于是向道士告别而去。
   当年的秋天,房建到了南海。有一日,房建独自游览开元观。观的北边长廊,有涂饰成真人形状的两个砖雕,于东侧的那位是左玄真人。等房建见到左玄的形状,正是在衡山所遇到的那个道士。房建惊奇赞叹了许久。再看左玄的帽子,却没有了玉簪。当时在场的有在观里居住的几个道士,房建向他们一一诉说了衡山之事,并出示玉簪给他们看。道士们惊奇地说:“往年有寺官李侯,在南海护兵,曾用两支玉簪装饰左右真人,到现在快十年了。那左玄的玉簪,丢失了也快十年了。今日你所获的果然就是那遗失的玉簪。”房建对此非常惊奇,于是把玉簪归还给了道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神州风水网手机版|Archiver|神州风水论坛

GMT+8, 2024-11-25 08:24 AM , Processed in 0.3334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