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风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4|回复: 0

包拯执砚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8 09: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包拯在端州执政3年,政通人和,政绩赫然。得到百姓的拥戴和朝廷的赏识,于是升任京官。端州百姓得知这一消息,争相前来问讯朝贺辞别。包拯吩咐家人一律拒收礼品,准备行囊,择日进京。
    出发之日,风和日丽。端州百姓知道包拯离去,自发到码头相送。包拯作别送行的父老乡亲,携家带眷,轻车简从,从端州码头登船而去。船离之时,两岸呼声不断,哭声震天,其情其景,甚是感人。包拯站立船头,向两岸百姓打躬作揖,言谢道别。
    船沿西江而下。没过多久,只见一叶扁舟在官船前面,既不让道,也不急行。舟首坐着一老翁,皓首白发,手持一篙,左右轻点,不急不徐,与包拯船始终相隔数丈。众人甚是纳闷。要知道当时官船过境,民船一律得停船靠岸让道。于是家人赶紧将这情况告诉包拯。包拯走出船舱,但见那老翁慢慢站起身来,放声高歌,同时双手执篙,左右急点,那小船便如离弦之箭向前急驰,一会儿就驶入羚羊峡口,消失在碧波荡漾中。只留下老翁的歌声:“灵鹤朝拜动人欲,翻山捣海触灵通,游龙戏水迎宝来,报君平患护龙宫。”
    这羚羊峡口是肇庆河与羚羊河的交汇处,河面宽广,两河交汇,暗流汹涌;羚羊河道,曲折幽邃,夹岸高山,峭壁林立,隐天蔽日。当官船行至羚羊河口时,突然河中波涛汹涌,大浪排空高达丈许,阴风怒号,乌云翻滚,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樯倾楫摧。官船摇摆不定,进不能进退无法退,十分危急。
    这时,包拯突然想起了老翁的歌声,赶紧问随从公孙策。你说这公孙策是谁?他可是非常了得的人物,一直为包拯的随身幕僚。此人精通天文地理,尤善术数。如果包拯是智者的话,他就是当之无愧的能人。他出舱一看,吓了一身冷汗。你道为谁?原来此河上段名叫龙门河,根据地理脉象,河中汹涌处正是传说中的龙宫大门。只因龙宫大门开着,所以小龙子们常常出来玩耍,难免兴风作浪。也因此当年端州常闹水患。但这龙门怎么开着,他就不知道了。经包拯一说先前老翁的事。公孙策马上明了。原来老翁所说的第一句乃是当地的一个传说。据说早年一术士看见有两只白鹤常常到河面某处停留,观其脉象,知道底下有灵异之物,于是派人到河底打捞,得到一奇石。将其中分为二,各有一白鹤图案于石表,琢而为砚,遂为珍宝。公孙策想:这老翁当是河神无疑了。河神扮做老翁的目的就是来告诉包拯,龙宫的宝物被人间弄走了,而宝物今天就在船上,希望包拯归还龙宫宝物。于是公孙策告诉包拯说:“我们船上有人带着灵异之物,只要将此物还于河中就应该没有什么事了,此是天意。”
    包拯马上叫来家人包兴问讯,包兴一一做答,都是些家用之物,并无其他东西。于是包拯又叫来随从问讯。这时只见书童一下跪在船上,叩头请罪。原来是昨天端州大绅士徐乐天,为答谢包拯对端州百姓的大恩大德,硬将一方祖传的砚台要书童转交给包拯的公子包绶,说是送给他学习用的。他把话说完丢下一个包裹就走了 。书童没有办法,只好收下。现正在船上。包拯感到事情蹊跷,当即命令书童从速取来。书童赶紧从包裹中取出一个黄布包,交给包拯。这黄布包说也奇怪,一到包拯手中,顿时金光四射,包拯掀开黄布,只见一道紫气冲天而上,紫光弥散,透过紫光看见砚台大如鱼盘,厚寸余,通体青紫,造化天成。砚上图案雕琢细腻,两龙对舞呼呼声风,游云飘逸吹之欲动;砚石花纹更是少见,为最出色的鱼脑冻纹,观之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砚身石眼七颗,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瞳子于内,摇之欲响;石眼布列成勺状,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众人看罢,惊奇万分,皆叹稀世至宝。只见包拯拿起砚台和黄布,向河中波涛处奋力执去。砚落河中,訇然一响,波涛尽失,潮水速退,风平浪静,雨住天晴,云开日出。
    随后,包拯一行沿江而下,顺利出峡,到京城赴任。
    相传包拯执砚的地方后来隆起了一片沙洲,这就是当地的砚洲岛。包裹端砚的黄布,掉进水里,顺流而下,一片金光,后来成为沙滩,这便是当地的 “黄布沙”。据说后来端州再没有发生水患以及包拯在京城为官等都是应了老翁的预言。一直到现在,端州仍然流传着很多相关的传说。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29岁中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由天长县令调任端州知州,任职3年。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任开封知府。后任京官枢密副使。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病逝任上。终年64岁。死后追授礼部尚书。
    包拯出生于合肥,成名在端州(今肇庆),扬名于开封(当时京城)。一生为政清廉, 品德高尚。他在端州任职3年,《宋史.包拯传》记载其“不持一砚归”。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在端州任职期满可带两方砚台离任。当时履职端州的官员,多敛端砚为己有。要知道端砚一直为贡品,常品市值超千金,遇到珍品,更是无价之宝。撇开传说来看,包拯不持一砚归的精神正是为官清廉的体现。他是中国古代为政者的典范,更是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神州风水网手机版|Archiver|神州风水论坛

GMT+8, 2024-11-25 08:28 AM , Processed in 0.2352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