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风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7|回复: 2

《突袭2:暴徒》:让《突袭1》形同赛前热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4 22: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的印尼动作片《突袭:救赎》曾引发血脉喷张的观影热潮。一队武装特警黎明突袭一幢被黑帮控制的大楼,不料行踪暴露,陷入大批毒贩杀手的围剿,唯有玩命杀出生路。影片叫人见识了东南亚动作演员的玩命派头,不用替身,无需威压,不加特技,屡屡挑战身体极限,暴力尺度更令人咂舌,近距离爆头,挑筋断骨,膝盖撞脸,脑袋砸墙,匕首连插,日光灯管封喉。得益于非凡的摄影和场面调度功力,许多精彩缠斗都以一镜到底呈现,加上大量专业格斗术CQC的展示,处处令人耳目一新。《突袭》仅以一百万美金的预算,便打造出让主流媒体大赞“十年最强”的动作片,票房亦高歌猛进,原班人马随即马不停蹄开拍续集。三年磨一剑的《突袭2暴徒》在圣丹斯电影节放映后,口碑犹胜过前集,已提前戴上“动作教科书”、“年度最佳动作片”的桂冠。

  续集故事基本独立,没看过《突袭1》的观众能毫无障碍地入戏,当然,看过会更好,可以理解续集中不时闪现的微妙呼应。开场毫无拖泥带水,掐断了前集未结的头绪,迈进新篇章。功夫高强的印尼特警拉玛刚结束孤楼中的浴血奋战,还没来得及清洗伤口,便发现情势远不容乐观:适才剿灭的匪首仅是大棋盘上的一颗小卒,整座城市仍是犯罪团伙的掌中玩物,而荫蔽他们的腐败警察,其凶残狡猾亦不亚于匪帮。为保护家人,将复仇进行到底,将罪犯和黑警连根拔起,拉玛毅然抛弃身份,潜入暴力横行的铁狱,通过搏命厮杀与黑帮太子结为莫逆。两年后,他以此做基石直达犯罪王国核心,身陷雅加达两大帮派的血腥冲突。此时的拉玛已野心勃勃,意欲掀起一场毁灭一切的地盘战争。

  续集冲破了封闭空间格局,在加大加强动作规模的同时,也大幅扩张了“《突袭》世界设定”。《突袭1》中种种令人侧目的疯狂,只是冰山一角。续集展览了大大小小的黑帮分子,各怀绝技的夺命刺客,更对整个盘根错节的犯罪王国有宏观呈现。拉玛除了要应付数目更众的印尼恶势力,还要与松田龙平、北村一辉、远藤宪一等饰演的日本黑帮殊死较量。不共戴天的警匪,权力更迭的父子,明争暗斗的兄弟,被利益和仇杀驱动的帮派骨干,恩怨情仇纵横交错,难怪被称作亚洲黑帮新史诗。

  《突袭1》被指剧情单调,身兼编、导、剪辑的加雷斯?埃文斯铁了心不再重复自己。《突袭2》比前集片长多出50分钟,开篇的监狱恶斗后,拉玛出乎意料的收敛起拳脚,直到将近过半才再开杀戒。埃文斯的欲扬先抑,表明了认真讲故事的企图,直到他确信情节拼图都已经就位,所有冲突箭在弦上,才重回拿手好戏——连场不断的大战升级,让不死警探拉玛重登那列由密集动作推进的子弹列车,一路加速,狂奔冲向最后一刻。《突袭2》更考验印尼打星伊科?乌艾斯的文戏演技,如《无间道》般大秀深沉内敛演技的他很清楚,要在国际影坛打出名气,光有漂亮的身手可远远不够。

  若想跟看《突袭1》一样不动脑子,恐怕难以如愿。这一回,观众必须费些脑力,才能理清头绪,搞清复杂紊乱的人物关系,理解阴谋算计的前因后果。《突袭2》的魅力并不只在动作,更体现在迷宫般的剧情和优雅从容的叙述,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战士,如何痛苦地挣扎在野心和背叛的边缘,如何在一个野蛮而陌生的世界里渐渐迷失自己,这一次,他面对的最大敌人是自己。如果说《突袭1》是一通鼓点,渐次急促,一爽到底,那么《突袭2》就是整个乐团合力演奏的盛大交响乐,抑扬顿挫,恢弘壮阔,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

  当然,影片并不乏令观众彻底放空大脑的视听刺激。坐拥更大场面的群殴混斗,更狠辣凌厉的高手过招,《突袭2》的每一个狠角色都懂得借助更多样的武器消灭对手,以一对分别以棒球和铁锤做招牌武器的兄妹杀手为代表。《突袭1》中令人不寒而栗的“疯狗”再度回归,化作另一个技艺非凡的杀人魔,擅使一把砍刀将对手大卸八块,自然也与拉玛少不了一番恶斗。不过此番“疯狗”不再是逞勇斗狠的武痴,而化身为家族浴血的荣耀战士,这也正是续集的独特之处——每一个恶人都有着充足的情感动力,摆脱了《突袭1》中多数反派的单线条刻画。

  《突袭2》描绘的城市战争触目惊心,厕所隔间,舞厅,地铁车厢,高速公路,夜店,监狱庭院,仓库,面吧,猪肉加工厂,狭窄过道,酒窖,无处不是尸横遍野的战场,这座罪恶之都犹如一片丛林,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血腥杀戮。《突袭2》集中展示了人类肢体可以承受的全部摧残,无数的脖子和手臂被折断扭烂,无数的咽喉和胸膛被生生撕裂,无数的身躯被丢穿玻璃、砸到水泥墙上、被压扁或经受高温炙烤。拉玛的钢筋铁骨进一步强化,被赋予近似漫画的处理,罔顾极限的格斗技巧,难以置信的高强抗打,会让《突袭1》的阳台坠落和高潮PK显得如闲庭信步。有人忧心如此癫狂无度会背上过度杀戮的恶名,但从圣丹斯电影节上的反响来看,效果令人着迷而非反感。

  《突袭2》收获的美誉远不止此。开场在监狱庭院浑身烂泥的群斗,全在一个超长镜头内,影评人惊呼其“让《纽约黑帮》的帮派械斗显得像萌态十足”,惊心动魄的街头狂飙,包含一场轿车内的短兵相接,两座驾间散弹枪和手枪的驳火,以及摩托骑士冲锋枪横扫四方,镜头游刃有余地穿行其间,催动肾上腺素的功力到“足让《谍影重重》黯然失色”,也有影评人称其“可以挑战《速度与激情》任何一场戏”,而“约翰?弗兰克海默(追车经典《法国贩毒网》的导演)则会自叹弗如”。更有甚者断言,与《突袭2》相比,“大多数好莱坞动作片都成了过度剪辑、替身滥用、电脑特效渲染的儿童游戏”。

  如此论调在《突袭1》热映时已经不绝于耳,博览动作片的埃文斯在这部续集做出了更精湛的示范。不妨拿《突袭2》结尾的厨房大战和《突袭1》那场2V1的死磕比较一番,相似的对抗局面和场景设定,无论从动作编排、搏斗的残忍度、叙事张力、情感浓度以及剪辑技巧,《突袭2》的高潮在每一个层面都毫无争议地超越了前集。续集历时100天拍摄,共有17场、加起来超过1小时的动作场面,光是结尾这段动作就拍了一个半月,用导演的话说“那场戏我自己看都依然浑身鸡皮疙瘩”。

  《突袭2》会令经验最丰富的动作片影迷惊掉下巴。片中有个警长抱怨“尸体快要在城里堆成山了”,请相信,这话并无丝毫夸张。走出影院,你会产生错觉,这部续集最大的支出用在了整形外科手术,折断的手臂、爆裂的脑袋、粉碎的骨头、流淌的内脏和喷洒的血浆是如此之多,观众难以想象特技人是怎么活下来的,想想《突袭1》那个“拦腰着落”的镜头是多么令人津津乐道,《突袭2》绝对能充分引爆动作死忠们的谈资。埃文斯深谙一山更有一山高的编排技巧,每当你以为一场冲突已经登峰造极,每当你觉得已经够爽够宣泄,放心吧,只要还没到结局,肯定有更猛的在蓄势待发。与《突袭2》相比,《突袭1》只是一场薄汗蒙蒙的赛前热身、一款100分钟的预告片而已。

  埃文斯通过《突袭2》证明他并非只懂堆砌暴力画面,更懂得从中发掘诗意,那个深夜小巷雪花飘落,预示和平与恬静很快就要被鲜血覆盖的镜头,便令人印象深刻,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他在暴力片中呈现艺术美感的立意和技巧。有影评人赞他为昆汀?塔伦蒂诺、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唯神能恕》的导演)和北野武的合体。《突袭1》仅借用了《血溅13号警署》的创意,《突袭2》则融合了《用心棒》、《教父》、《无间道》的灵感,旗帜鲜明地致敬了李小龙的《死亡游戏》,展露出更多元化的创作意图,在所有可期待的层面超越了前作。《突袭2》也许称不上完美的动作片,但无愧为一部完美的续集,为新一代的动作电影树立了新标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19: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每年问世的电影浩如烟海,然而能同时征服行家和普通观众的并不多。早几年的《无耻混蛋》、《大地惊雷》、《告白》等,都是能在类型片中推陈出新的精品,赢得雅俗共赏。今年才过半,但这顶桂冠俨然已经落在了《突袭》头上。
     《突袭》的看点,主要是密集的动作对抗,即使是从小被大剂量功夫片喂出了抗药性的中国影迷,也会被片中接二连三的动作奇观激发出久违的观影高潮。影片导演加雷斯•埃温斯承认,影片的两大源头,一个是《虎胆龙威》、《血溅十三号警署》等警匪片经典,另一个就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功夫片。《突袭》的动作场面,无论枪战还是拳脚,都可以看出上述经典的影子。可贵的是编导大胆推陈出新,把许多拍到山穷水尽的段子翻出了创意,这才是赢得众多好评的奥妙。
    且把故事撇到一边,来看影片的第一场动作戏。气势汹汹的警队遭遇到的第一次挫折,居然是因为一个少年。导演用正反打特写和降低音效的办法夸张短暂的对峙,然后用慢镜头表现了少年逃跑、报警、遭射杀的过程,放大了这短短的瞬间。营造悬念的同时,强烈暗示出警队面对的将是多么可怕的敌人。这种欲擒故纵的节奏感,是现在已经被大多数商业大制作忘却了的动作片优良传统。白头副队长在门关上以后依然准确射杀少年的一幕,动作上很酷,也符合人物性格,但完全不符合此人在后面表现出来的战技水平。凸显出《突袭》全片动作戏的基调:观赏性第一、角色塑造第二、合理性第三。
    黑帮的反扑是影片大段动作戏的序幕,从狙击手的冷血,脱缚者的狡猾到扫射警车的肆无忌惮,极有层次地铺垫出黑帮的猖狂。为后面警匪之间无节制的暴力冲突奠定下心理基础。
    随后的枪戏是影片枪战段落的高潮。最为人称道的“天井枪火”一幕,先表现门缝里的阴影和黑暗中影影幢幢的敌人,渲染出警察们腹背受敌的窘境,然后慢动作加灯光效果展现出队员“错误的一枪”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犹如京剧《三岔口》一般的暗中摸索就此切换到暴风骤雨的常规枪战模式,导演用巧思给地狱般的杀戮赋予了光影的诗意,这样的段落,才不愧为“暴力美学”。
    “枪火”之后的冷热兵器混合对抗是影片的第一个动作高潮,比起《撕裂的地平线》等西片中过于流畅的“枪拳道”来,此处长斧、枪弹和拳脚的结合更为血腥,最后男主角用别出心裁的“冰箱煤气罐炸弹”消灭了第一波敌人,这也是片中唯一的一处爆破场面。这一段有一个镜头随警察跳到下层的跟拍,是动作片中少见的设计。
        38分钟左右的楼道混战把《突袭》带到了中国观众熟悉的冷兵器对抗模式。男主角伊科•艾乌斯展示了印尼武术“潘截赛拉”中的匕首和短棍技巧,重点攻击打手们的咽喉和关节。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最震撼的应该是各种匕首戳中人体的效果,自从北野武版《座头市》创造性地将电脑血浆引入动作场面之后,向来用剪辑、借位和挤血包表现的“中刀”终于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实现了,韩片《大叔》最后的打斗就是最新的例子。当然,《突袭》由于拥有身手一流的动作演员,效果更为真实可信。各种匕首戳、划、剖的动作看来令人触目惊心。反派打手在电梯里突然刺杀同伴一场,刀尖在金属板上画出细痕,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神来之笔。
      50分钟左右,男主角遭遇小头目的打斗充满了各种小花招,这一段至少有两个场面用到了假人,一个是男主角将白衣喽罗从天井丢下,折断腰肢而死,另一个是他勾住红衣喽罗的后颈将其拖倒,木茬插中咽喉而死的镜头,因为太逼真,第一次看到的观众免不了倒吸一口冷气。“有趣”的是,红衣喽罗冲出天井时影片还不忘拉近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表现他看到同伙惨死时的不祥预感,前后照应得很好。男主角终结小头目的“大招”是抱头击打其后颈,也是潘截赛拉中的杀招。
    正义力量的真正对手直到一小时左右才浮出水面,原来是 保镖“疯狗”。在与队长单打独斗的一场戏中,由武术高手亚延饰演的这个反派展现了潘截赛拉的鲜明特色。除了重视肘击、膝顶等东南亚武术技巧之外,印尼武术同样重视对付这些技巧的“截线”技术,讲究贴身制住对手的大臂,讲究击打对手的关节,使敌人丧失攻击能力。
    在毒品工厂中的打戏把重点放在器物的应用上,用折凳打、撞墙、撞桌。最漂亮的是匕首对抗,其格斗原理与空手差不多,只是伤害更大。《突袭》并未象《拳霸》那样标榜“无威亚”,但看起来确实没有吊,一干龙套真打真摔,值得敬佩。
    最后两兄弟与疯狗的决斗,导演一样先做足气氛,长长的一传沉默的动作之后,观众才明白疯狗的真正意图,自信而冷酷的高手最能激发起观众的热血,这是属于动作片特有的情调。以电影技巧而言,决斗一场用得最少,环境也最简单,以凸显出三位动作演员的真材实料。三人打斗场面需要很高的技巧来配合,也最容易出奇出趣,成龙的电影中有众多三人场面即是明证。这场戏的动作设计和完成效果都堪称一流。普通观众评价《突袭》往往会用到“真实”一词,殊不知真实的打斗其实一点都不好看,《突袭》的“真”和其他动作经典一样,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的,充满了大量华丽的回旋和繁复的攻防回合,只是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这场戏中,疯狗足不沾地,单凭腰肢摆动的力量将人甩出,就是银幕上从未见过的动作。为了求“真”,影片还特地加入了一些“动作失误”,例如疯狗起跳未遂被拖回地面,以及前面楼道缠斗时的一些类似细节,都可以看出主创的心思。
    《突袭》中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男主角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非要推对手一起坠楼,例如最后用日光灯管划开疯狗的脖子等等,都夸张有余,可信不足。但它呈现出了印尼武术的魅力,复兴了老动作片讲究节奏和营造气氛的传统,在动作片的词汇表上添加了一些新元素、新拍法,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成就。称其为“年度动作片最佳”当不为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20: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年前,泰国出品了一部充满视觉快感的动作电影《拳霸》将柔韧、协调、轻巧、灵活的泰拳全面推向世界。平心而论,这部泰国电影在整体风格上有向上世纪80年代港产动作电影致敬的味道,但其小投资、小制作,加上不可思议的动作设计,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港产电影。还记得当年看这部电影时,几乎被其独树一帜的动作风格惊掉了下巴。

但自《拳霸》和《冬荫功》之后,泰国出品的几部泰拳电影的质量可谓是江河日下,惨不忍睹。倒是另外一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于2009年推出的《街头拳霸》(Merantau)则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而这部电影的导演便是来自英国威尔士的加雷斯•埃文斯(Gareth Evans),两年后他又推出了另一部酣畅淋漓的猛片《全面突袭》。

这绝对会是一部让你从头到尾都目不暇接的电影。苍白的剧情和台词对这部片子似乎只能起到调剂作用,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就是一栋大楼的闯关游戏,悍警与悍匪的暴力对决。对于这样一部Cult风格浓郁的B级片来说,正常的逻辑、角色的深度、故事的背景都已经不属于你应该思考的范畴,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你的荷尔蒙调到沸点,然后用100分钟的时间High到你精疲力尽为止。

小制作当然搞不起大场面,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场合或者封闭的区域应该是一个非常适合上演个人英雄主义的平台,需要有一些限定因素使得英雄只能与匪徒来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最后时刻的逃出生天也让这些小人物们有别于那些威武的兰博和007们,则显得更加生动和形象——片中一支特警小队突袭一栋30层高楼,盘踞其中的是当地的毒贩大佬和手下一帮拼死顽抗的悍匪,经过连场激战,特警小队伤亡惨重,而这个时刻,当然需要有一个英雄挺身而出。

影片的节奏干净利落毫不啰嗦,只在片头暂短交待完男主人公起床、祈祷、热身、接到任务、吻别怀有身孕的妻子之后,便进入了正题。前半段特警小队进入大楼,画面的阴暗对比及手提摄影机的节奏变换营造出了相当紧张、压抑的气氛。紧接着,警匪之间的激烈枪战所呈现出的质感会让我们想起《勇闯夺命岛》中突击队员从地下遂道进入了阿卡拉监狱后与叛军短兵相接的桥段。当然,此处的剧情也和《勇闯夺命岛》一样,以特警小队受到重创而告一段落。接下来,暴力的饕餮盛宴便开始无休止、无间断地袭击你的眼球。片中敌我双方各色人等的打怪模式全开,锁喉、断筋、劈骨、爆头、高空坠落,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打斗场面如同暴风骤雨般的扑面而来,每一个动作场景都冷酷刚猛绝不手软,且想象力无穷,不由得令你肾上腺素蹭蹭往上飙蹿。

片中的打斗场面除了延续了《街头拳霸》中的印尼传统格斗术“Pencak Silat”外,更让观众领略了近身格斗术CQC(Close Quarters Combat)的风采,CQC是一种为战场上作战的士兵们量身打造的格斗术,适用于灌木丛、短巷、室内等许多不允许携带重型武器的战斗场所。这种技巧的产生,就是为了应付在近距离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匕首、枪支,或赤手空拳与众多敌人进行搏斗。相对于泰拳和“Pencak Silat”,CQC要更为迅猛、更为狠辣、也更为实用,而在《全面突袭》中,这种拳拳到肉令人叹为观止的动作风格辅以手提摄影及凌厉的剪接和镜头切换,更是将CQC的快速、冷酷、迅猛的特点演绎得酣畅淋漓。

从影像风格上来看,导演应该受到成龙作品、吴宇森作品及陈嘉上导演的《飞虎》等港产电影的极大影响。而从故事结构上来看,本片又借鉴了《虎胆龙威》、《血溅十三号警署》等好莱坞经典警匪片的桥段。这种混搭的风格不由自主便会让人想起昆汀•塔伦蒂诺的影片,但正是这种拼凑加上自身的创新,打造出的则是近年来最令人血脉贲张的动作片佳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主唱麦克•信田(Mike Shinoda)和约瑟夫•特拉本内斯(Joseph Trapanese)联合打造的本片配乐,运用硬核摇滚电子曲风搭配连场的激烈搏杀,彪悍无比的音乐辉映出正邪交战、你死我活的剧情,营造出了紧张刺激的影音感官氛围,这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011年9月,《全面突袭》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立刻引起全球关注,获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而索尼旗下的幕宝影业(Screen Gems)已经买下版权,决定翻拍本片的好莱坞版本。行文至此,不由对比一下早已没落的港产动作电影,在如今一坨又一坨的镜头加钢丝特技堆砌出来的垃圾影片面前,印尼人用强势的真功夫令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片种脱胎换骨。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跟在美国人的屁股后面又是CG、又是3D、又是国际化地东施效颦的时候,《全面突袭》所传承的恰恰正是我们所丢掉的那份扎扎实实、以小搏大创造自己本土特色电影的精神。而事实上,最“本土化”的电影才会得到最“国际化”的认可,这从本片在国际上所获得的良好口碑就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神州风水网手机版|Archiver|神州风水论坛

GMT+8, 2024-11-1 10:21 AM , Processed in 0.1534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